黄荆有哪些药用价值和药方

黄荆用于感冒,肠炎,痢疾,疟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湿疹,皮炎,脚癣,煎汤外洗。

黄荆

【拼音名】Huánɡ Jīnɡ

【别名】荆条、黄荆子、布荆、荆条、五指风、五指柑

【来源】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及牡荆V.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以果实(黄荆子)及根、茎、叶入药。四季可采,以夏秋采收为好,根、茎洗净切段晒干,叶、果阴干备用,叶亦可鲜用。

【性味】

根、茎:苦、微辛,平。

叶:苦,凉。

果实:苦、辛,温。

【功能主治】

根、茎:清热止咳,化痰截疟。用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

叶:化湿截疟。用于感冒,肠炎,痢疾,疟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湿疹,皮炎,脚癣,煎汤外洗。

果实:止咳平喘,理气止痛。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

鲜叶:捣烂敷,治虫、蛇咬伤,灭蚊。

鲜全株:灭蛆。

【用法用量】根、茎0.5~1两;叶0.3~1两;果实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0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 首页
  • 电话
  • 留言
  • 分类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