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内容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疫情的爆发造成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拍卖行业,而美国针对中国的经济打压以及网络电商平台的崛起,再加上同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负面事件的不断发生,都对拍卖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压力,据2018年12月的有关数据显示,拍卖企业7499家,分支机构252家,明显增速降低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上述大环境之外,可能更多的原因是来自企业运营本身造成的,大概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企业发展收益形式变异造成不健康发展 很多拍卖行业虽然规模实力很大,社会影响力也很到位,但是在创收方面往往采取各种非正常的收款方式来增加收益,比如:为卖家拍品收取所谓的仓库保管费;再比如,业务员比如靠拉取多少参拍人头来获得提成收益甚至是工资。类似形式的运营方法,很容易让参与的工作人员走偏,甚至走上诈骗之路,而行业内就像都商定好了一样,几乎收益模式和服务模式类似,形成整个行业的较差口碑,但是也不乏出现个别企业,采用创新模式改变买家和卖家对行业的负面看法,比如采用当今较火的直播拍卖、专家直播带货,名家直播代言等。 二、企业诚信问题造成买家和卖家的信任危机 任何行业的企业都知道健康发展的秘籍之一就是一定要诚信为本,但是当今拍卖行业好像整体偏离了商业的正轨道,不哄不骗不忽悠就不拍卖。,这好像成了行业惯例,比如:某卖家参拍,明明拿的是假货,完全不符合拍卖要求,即便参拍也不可能卖的出去,但是工作人员却信誓旦旦的说这是真货,且以专业术语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让卖家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更过分的是,有些拍品明明实际市值不过万元左右,但在工作人员嘴里能说成价值几百万,骗卖家骗的连忽悠者本人都相信了。 三、企业假拍问题已成为业内不公开的秘密 假拍,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给卖家一个交代,因为卖家也希望他的拍品有一个很高的价格,这样为下次交易无形中提升了卖高价的筹码。而拍卖企业,也会因此获得一笔不菲的回报,这种畸形的操作手法,让拍卖不再是文化行业中让人信服的产业,而随着很多新闻平台和自媒体的揭露此现象,换来更多人对此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忧。在此只能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此现象:不以实际成交为目的的拍卖就是耍流氓! 上述行业问题,仅仅是一个外行,通过网络各种新闻及相关资料显示而感言,不过在此也不得不说不是每个此类企业都是走这种无格局的发展之路,比如中贞国际拍卖就是行业中的一股清流,从无各类负面事件发生,且标榜的格言就是:只做以实际成交为目的拍卖。这才是良心活,这才是正能量的高格调决策,相信任何行业只有走正路才会基业长青,也希望此类正能量的企业越来越多,更希望更多此行业企业能认识到问题与不足,在未来有一个守法合规的健康产业出现! |